姜臻煒,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設計總監,光華龍騰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稱號獲得者。帶領團隊為華為,騰訊,高通等上百個一流品牌提供產品設計相關的超千個深度服務項目。浪尖集團持續打造生產與生活一體的共贏生態,浪尖設計無疑浪尖。2019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啟動儀式的創新分享環節邀請到了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設計總監姜臻煒先生,他的創新分享主題是“共生的設計”。
浪尖的核心的設計力
一開始,姜臻煒先生表達了受邀來到現場的激動心情,幽默地介紹了自己。接著戲稱浪尖設計為“三無機構”,即沒有強大的資本,沒有強大的核心技術,沒有強大的銷售渠道。但是他們擁有核心的設計力(design force),姜先生解釋道,設計并不等于設計力,設計力包括設計的專業能力,設計的整合能力,設計的平衡能力,設計的創新能力,設計的轉化能力,設計的服務能力等。設計力要求每一個設計師都懷有極高的熱情和市場理解力。 他隨后介紹了浪尖設計的歷史沿革,浪尖設計成立于1999年,從深圳起家,迄今為止已有20年發展歷史,子公司遍布全國各地,甚至到海外的米蘭和維也納。從人員設置上說,浪尖設計算是世界上設計師很多的公司,設計師人數超過1200,其中大多數設計師是跨行業的。 公司從大約十年前開始轉型,擁有多支設計團隊,橫跨軟件工程、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公司最為自豪的是到目前為止服務過超8000個客戶,平均每年承接設計業務超過2000件。
創新的四個層級
姜臻煒先生提到一個有趣的規律:一個優秀的產品設計公司做出好產品通常需要提前兩三年的準備。因為團隊需要對市場進行分析解讀和對未來兩到三年的市場周期進行預判。結合這些年的實踐,他們認為未來的創新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產品級創新”、“系統級創新”、“社會級創新”和“融合級創新”。
一、產品級創新
說到產品級創新,姜臻煒先生認為每個企業都是基于產品來進行運營和未來發展。因此浪尖設計做了很多單個產品的設計,比方說浪尖設計做了騰訊的唐大夫血糖儀的設計,美的80%以上的空調設計、華大基因的基因測序儀設計等,深入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設計與研發。
二、系統級創新
關于系統級創新,姜臻煒先生提到隨著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越來愈多,相應的也對企業的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浪尖設計逐漸發現單個產品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他們開始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建立了10個實驗室和20個合作研究所,嘗試進行全流程創新型研發。
姜臻煒先生認為他們之所以可以如此高效,原因在于六七年前公司開始根據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內部架構改組,要求管理人員把前期的市場洞察和后續整個生命周期貫穿起來。設計公司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必須擁有資源整合能力,也更加需要能夠融技術、設計和藝術于一身的設計師。基于此,再針對中國市場的海量需求以及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生產鏈條的特點,浪尖設計內部設立了“創新架構師”的新職位,將產品經理、設計師、項目經理和運營經理整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浪尖設計也在竭力打造全球設計創新鏈接樞紐。目前,在浪尖設計的總部,每年培訓超10000人次,接待院校50余所,對外交流100余次。
這些年里,浪尖設計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讓所有人理解設計。所以他們做了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尖兵團,聯合重慶大學四個學院進行聯合畢業設計展等,還包括很多的降維測試。比方說超100人的學生團體創新培訓測試,50多家企業級創新思維培訓測試。不限于以上,他們還做了一套名為“創新中藥”完整的創新思維工具。
三、社會級創新
談到社會級創新,姜臻煒先生說到了公司從2015年開始做的D+M的創新服務平臺,包括了智造工廠、工業設計小鎮和智造體驗館。
四、融合級創新
關于融合級創新,浪尖設計認為不僅在國內需要進行融合,而且可以結合本公司的空白板塊沿著一帶一路對國外一些企業進行收購,目前效果十分卓著。
共創共享 共贏生態 共生核心
最后分享進入到尾聲,姜臻煒先生認為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是想以共創共享的模式,打造生產與生活一體的共贏生態,構建以共生為核心的命運共同體。這和本次天府-臺灣工業設計大賽的主題“創新鑄就高質量,創意啟迪新市場”不謀而合。在設計創意產業發展方面,浪尖設計無疑已經成為了同行的典范,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