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好的設計”?極簡主義代表人物迪特·拉姆斯在“設計十大原則”中說,好設計是持久的。在日本創辦D&D二手店的長岡賢明說:可以歷久彌新,可以使用很久的就是好的設計,既是“長效設計”。作為“長效設計”概念的創始人,長岡賢明又是如何對設計進行“反思”的呢?今天就跟隨浪尖的小編,一探究竟吧~
他開了一家不起眼的二手商店D&DEPARTMENT。商品不為刺激消費而陳列,只專注發掘歷久彌新的好東西,具有所在地地方特色的日用品、食物,卻風靡日本,乃至走向海外。他開發旅游線路、建博物館、辦雜志、錄唱片、電影……卻一舉拿下了日本設計大獎“每日設計獎”。
很多人認識到長岡賢明,是因為他與川久保玲一同開設的一家雜貨店“ Good Design Shop ”,位于東京表參道核心位置的 GYRE 旋轉大樓里。店鋪的陳列令人驚訝,主要是外觀過于樸實。看上去像一個擺放整齊的倉庫,連貨架都用鋼材和木板做到最簡。而這里的每一個產品,都詮釋著“長效設計”這個品牌概念。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叫“長效設計”呢?長岡賢明對“長效設計”是這樣定義的——
①通過修理可以持續使用;
②含有生產者愛意的產品;
③有計劃生產的產品;
④不依存于流行和最新的功能;
⑤有益于環保的產品;
⑥安全的產品;
⑦使用操作簡單;
⑧價格合適;
⑨誠意出售;
⑩造型優美。
在他看來,“造型優美”這一點并不是最重要的,所謂好的長效設計需要有前九條的保證。而“長效設計”這個概念的產生,則是源于長岡賢明對“設計的反思”——
1960年代是日本設計的黃金年代,生產了很多不錯的產品,長岡賢明認為:“可以說都已經設計得差不多了!”1997年,他毅然離開原研哉的工作室,獨立開設自己的設計事務所,開始探索自己的設計之道。長岡賢明發現,在某些二手店內,有許多曾得過“G-MARK”獎的設計商品,售價卻很便宜,于是他重新思考“設計”與“商品”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究竟應該堅持以設計為先導,還是與消費者含在同一線去做設計?
帶著這樣的思考,2000年他在東京創立D&D二手店的第一個東京直營本店,以不生產的原則下,在店內販賣二手的設計商品,將這些景點的永續設計產品,作為店鋪的選品在全日本推廣,連川久保玲都成了它的忠實粉絲。店內結合生活雜貨、家具、書籍、音樂……約1500種品項,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設立據點,通過銷售、餐飲、出版、觀光等方式發掘、分享并傳遞符合長效設計理念的產品與生活方式。
說的通俗易懂一些,“長效設計”就是將“二手產品重新整理循環再生”,長岡賢明認為:好的設計,一定是可以再次循環使用的。
舉個例子:
長岡賢明2001年設計的產品就引起全日本人的注目,它不完全是原創而是廢物利用,只是把日本老牌Honda機車的經典三角坐墊拆下來,重新制成一個極具摩登現代感的椅子。
他們甚至回收了各種廢棄的紙張、紙箱和購物袋,打理干凈后重新貼上D&DEPARTMENT的標簽,便可循環再用,還成為了店里的招牌。
工業設計不是設計一個物品,我們設計的東西要能生產、能制造、能流通、能使用、能回收,這是設計要考慮的。這也是浪尖一直奉行的宗旨,設計時會考慮這幾點,不僅能回收還能掌握對資源的整合。浪尖以半成品、成品的整合生產為核心,依托強大的供應商資源整合能力,專業的設計能力和快速定制化生產能力,對產品的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供應鏈環節進行優勢整合,為通訊設備、消費電子、家用電器、健康醫療、機械設備等主要行業客戶提供基于產品定制的開發、設計、制造等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利用浪尖周邊的資源,建立起“大”浪尖的超大平臺。
目前,公司正以行業領導者的態勢,整合并集成各種創新資源,穩步推進設計創新模式的發展戰略。上海工業設計公司,浪尖已為上百家優秀企業設計上市千余款創新產品,創造實現數百億的商業價值,以資深行業經驗率先提出“全產業鏈設計”的整合設計服務。上海浪尖工業設計公司擁有豐富實戰技術經驗,依托AG的全產業鏈設計服務戰略合作資源,極大拓展了可整合的各方面的專家顧問資源和各種優質供應鏈資源,為有志于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潛力企業提供新產品開發及產業鏈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注:信息來源于互聯網,經小編整合,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